通用banner
當前位置 : 首 頁 > 新聞動態 > 行業動態

絲光與堿縮的區別

2023-01-10 09:25:39

絲光與堿縮的區別


絲光:棉制品(紗線、織物)在有張力的條件下,用濃的燒堿溶液處理,然后在張力下洗去燒堿的處理過程。


堿縮:棉制品在松馳的狀態下用濃的燒堿液處理,使紗線或織物任意收縮,然后洗去燒堿的過程,也稱無張力絲光。



1 織物絲光的目的


1、絲光后光澤、亮度提高;

2、吸附能力,化學反應能力增強,染料嘚瑟量提高;

3、縮水率,尺寸穩定性,織物平整度提高;

4、強力、延伸性等服用機械性能有所改變。



2 絲光的流程


1、先漂后絲

絲光效果好,廢堿較凈,但白度差,易沾污,適合色布,尤其厚重織物。


2、先絲后漂

白度好、但光澤差,漂白時織物易受損傷,適用于漂白布、印花布。


3、染后絲光

適合易擦傷或不易勻染的品種(絲光后,織物手感較硬,上染較快)染深色時為了提高織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,以及某些對光澤要求高的品種,也可采用染后絲光。(PS:后絲光對染料有選擇性)


4、染前半絲光,染后常規絲光

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學反應性。



3 絲光效果的評定


1、光澤

衡量絲光織物外觀效應的主要指標之一。

可用變角光度法、偏振光法等測,但尚無統一的理想的測試手段,目前多用目測評定。


2、顯微切片觀察纖維形態變化


3、吸附性能

(1)鋇值法:是檢驗絲光效果的常用方法,鋇值大,絲光效果好,棉布鋇值=100,鋇值>150表示充分絲光,一般為135~150。

(2)碘吸收法

(3)碘沾污和染色測試法:將不同鋇值(100~160)試樣,用一定濃度碘液h或直接藍2B染液處理,制成色卡,再將未知試樣的碘沾污和染色深度與色卡對比,定量評定絲光鋇值。


4、尺寸穩定性

采用機械縮水法或浸漬縮水法測量處理前后織物長度變化,通過公式計算縮水率,一般經向縮水率常大于緯向,但有些經密較高的品種產生負縮水率(門幅增大)。



4 絲光后纖維的變化


1、形態結構

纖維直徑增大變圓,縱向天然扭曲率改變(80%→14.5%),橫截面由腰子形變為橢圓形,甚至圓形,胞腔縮為一點,若施加適當張力,纖維圓度增大,表面原有皺紋消失,表面平滑度,光學性能得到改善(對光線的反射由漫反射轉變為較多的定向反射),增加了反射光的強度,織物顯示出絲一般的光澤。


織物內纖維形態的變化是產生光澤的主要原因,張力是增進光澤的主要因素。


2、微結構

結晶度↓(70%→50%),無定形區域↑,使原來在水中不可及的羥基變為可及,因此纖維對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化學反應性能都有所提高,另外,由于絲光后,纖維形態變化,表面和內部的光散射減少,因此同濃度染料染色時,染色深度也增加。


纖維溶脹后,大分子間的氫鍵被拆散,在張力作用下,大分子的排列趨向于整齊,使取向度提高,同時,纖維表面不均勻變形被消除,減少了薄弱環節。使纖維能均勻的分擔外力,從而減少了因應力集中而導致的斷裂現象。加上膨化重排后的纖維相互緊貼,抱合力,也減少了因大分子滑移而引起斷裂的因素。


3、分子結構的變化

棉纖維在濃堿液中發生溶脹后,大分子鏈間的氫鍵被拆散,舒解了織物中貯存的內應力,通過拉伸,大分子進行取向排列,在新的位置上建立起新的分子鍵,且分子間力比溶脹前大。

Z后在張力下去堿,已取向排列的纖維間的氫鍵被固定下來(是在更為自然,穩定的狀態下被固定下來的),這時的纖維處于較低的能量狀態,因此尺寸穩定。



5 絲光工藝的主要因素


絲光工藝的基本條件是NaOH溶液的濃度,溫度,作用時間,張力和去堿。


1、堿液濃度

影響絲光效果的主要因素

①棉纖維用不同濃度燒堿溶液處理后,長度和直徑的變化情況:濃度>8%,直徑增加,長度縮短至ZuiDa;

②棉紗在不同濃度NaOH溶液中的收縮和染著力;

③棉布絲光對濃度要求(C與收縮及鋇值關系):

C=177g/L時,鋇值為150,C=245g/l,鋇值ZuiGao。

C=240~280g/l,收縮趨于穩定。


因此絲光Z適宜的燒堿濃度是245g/l左右,考慮到織物本身吸堿、空氣中酸性氣體的耗堿等因素,棉布絲光堿濃度為260~280g/l。實際生產中,可根據半制品的品質和成品的質量要求選擇。


2、張力

1)張力對織物光澤的影響

棉織物用濃堿處理時,只有加上適當的張力,才能顯示出良好的光澤,從張力對棉紗絲光后性能的影響可以看出:張力大,光澤好。


2)張力對織物機械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響

即在無力條件下,棉紗線的強力已獲得提高,如果施加適當的張力,其強力還可以進一步提高,但光澤增加的并不多,且斷裂延伸度和吸附性能卻有所下降。


3)張力對織物縮水率的影響

絲光時,經緯向張力對織物縮水率有極為重要作用。

實際生產中,各種規格的織物經緯向縮水率是不平衡的??ㄆ?、府調等經密較高的織物,經向縮水率大大超過緯向縮水率,所以優先考慮經向張力;而平布等一類薄織物則正好相反。


3、溫度

燒堿與纖維素纖維的作用是放熱反應,所以提高堿液溫度有減弱纖維溶脹的作用,從而降低絲光效果,表現在收縮率和鋇值下降,所以絲光堿液以低溫較好,但實際生產中考慮到經濟效益,以及溫度過低堿液粘度增大,使減液難以滲透到紗線和織物內部,再有擴幅較難,所以通常采用軋槽夾層通入冷流水使堿液冷卻即可。


4、時間

絲光作用是使燒堿迅速均勻而充分地滲入棉紗or織物內部和纖維發生作用,因此必須保證一定的時間。

將棉紗用280g/lNaOH在無張力下絲光,發現,20s時間就能使紗線收縮率和對染料吸收率達到ZuiDa值,延長時間對增進絲光效果并不顯著。此外,時間與堿濃度和溫度有關,濃度低時,應適當延長作用時間;一般采用50~60s。


5、去堿

去堿對絲光的定型作用有很大影響,若放松張力后,織物上還有5%以上的堿,則織物仍會收縮,從而影響光澤、緯向縮水率。去堿分兩步進行:

①在擴幅情況下,使用沖吸裝置將熱稀堿淋洗織物;

②放松緯向張力后,進入去堿箱,用淡堿洗蒸。


堿縮:


棉針織物在松弛狀態下,用濃燒堿溶液處理的過程。堿縮和絲光的目的不同,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獲得光澤,而是要增加針織物的組織密度和彈性。



1 堿縮易出現的問題


有密度差異、細皺紋、破洞、沾污等。


1、坯布堿縮后密度差異

產生原因

①毛坯布縱向(直向)密度差異過大。

②堿縮時堿液濃度與熱洗槽堿度、溫度前后沒有均勻一致。

預防措施

①縱向密度有差異的毛坯布應該分批進行加工。

②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操作。


2、細皺紋

減輕軋輥壓力;染色難度大的高檔產品,可采取先煮練后烘干再堿縮的工藝流程。


3、破洞

前后軋輥線速度有差異,坯布被軋輥磨損造成破洞;調整前后輥之間的線速度。軋輥上可能嵌有織針頭等堅硬物(一般會造成有規律的破洞);開車前要對膠輥進行檢查,臺車擋車工必須將斷針頭從坯布上取下。


4、沾污

堿縮前毛坯布沾有污漬;班前做好地面、堆布車等的清潔工作。進布轉盤、乳輥、存布箱等清潔工作不良;開車前必須做好設備的清潔工作



2 影響堿縮的因素


在堿縮過程中,有些工藝條件,如堿液濃度、堿液溫度、堿縮時間、去堿效果等對堿縮效果影響很大,因此,堿縮時必須嚴格控制,以獲得理想的效果。


1、堿液濃度

棉纖維在燒堿中的膨化作用與堿液的濃度密切相關,只有當堿液濃度達到某一值時,纖維才會產生顯著的膨化作用,因此堿液濃度是影響堿縮的主要因素。試驗表明,當堿液濃度達到245g/L左右時,織物的收縮率達到ZuiDa程度。在實際生產中,并不要求產生ZuiDa收縮,因此堿液濃度通??刂圃?40~200g/L范圍內,具體處理濃度視針織物的組織密度而定。


2、堿液溫度

堿液的溫度也會影響堿縮效果。堿對纖維素的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,因此,提高溫度對堿縮不利。但是,如果堿液溫度過低,由于堿液黏性大,會影響堿液對纖維的滲透。在生產中考慮到滲透性和處理效果兩個因素,不能采用過低的溫度,堿液溫度應在15~20℃。由于堿與纖維素的反應是放熱反應,因此,隨著過程的進行,堿液溫度會有所升高,為了不使堿液的溫度上升,可采用具有夾層的堿液槽,在夾層中通人冷水,以達到降溫的目的。


3、堿縮時間

堿縮效果不僅取決于堿液的濃度和溫度,也取決于燒堿和織物的作用時間,即堿縮時間。堿縮時間是指針織物從浸漬堿液至洗堿之前的全部時間。從堿與纖維素的反應來看,所需的時間是很短的,但堿液向纖維內部滲透需要一定的時間,保證織物充分收縮也需要時間。因此堿縮時,若織物經堿液浸軋后,立刻就進行洗滌去堿,織物就來不及收縮,這就會影響堿縮效果。浸軋堿液后,必須進行堆置,以延長堿縮時間,提高堿縮效果。由于各廠所用堿縮設備的具體情況不同,因而,堆置時間的長短也各不相同,一般在5~ 20min之間。此外,如果提高堿液的濃度,堿縮時間就可以相應縮短。


來源:宜布網

近期瀏覽:

電話:0311-87877888 / 0311-87035555 / 13831145889 / 15831121695

傳真:0311-87810345 郵箱:duwei@boshitex.com

地址: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康樂街8號尚德國際

技術支持:榮力達科技  冀ICP備15019912號-2 營業執照

Copyright ? 河北寶盛紡織品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 冀ICP備15019912號-2 主要從事于 口袋布,工裝布,無紡布 , 歡迎來電咨詢! 服務支持:榮力達科技
  • 網站首頁
  • 咨詢電話
  • 返回頂部
  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俺也想去,青春娱乐视频分类精品老司机,99久久就热视频精品,午夜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